簡介:《李綱與扁肉西施》 北宋宣和元年,京城汴京(今河南開封)鬧水災(zāi),李綱給宋徽宗上了《論水災(zāi)疏》,被貶到沙縣。李綱字伯紀(jì),號梁溪先生,祖籍邵武,生于無錫,被貶前擔(dān)任國史編">
扁肉西施
簡介:《李綱與扁肉西施》 北宋宣和元年,京城汴京(今河南開封)鬧水災(zāi),李綱給宋徽宗上了《論水災(zāi)疏》,被貶到沙縣。李綱字伯紀(jì),號梁溪先生,祖籍邵武,生于無錫,被貶前擔(dān)任國史編修。
李綱來到沙縣,住在東門興國寺西側(cè)的寓軒。在沙縣期間,作為一個謫官,他的工作是監(jiān)管稅收,其實幾乎沒有什么事可做,大多時間是與鄧肅等沙縣名士冶游飲宴,詩歌唱和。平日李綱早上起來后,就來到興國寺東側(cè)的一家東門小吃店吃早點。店主是一個姓羅的后生,這后生名叫發(fā)土,老實巴交,不善言辭。他的老婆倒是聰明能干,不僅擅長做扁肉、燒賣、魚丸、胖糕各種小吃,而且眉清目秀,皮膚白凈,是一個大美人。羅發(fā)土給他老婆打下手,夫妻倆倒也配合的和和氣氣,日子過的甜甜爽爽。因為在東門人眼里,她的扁肉最好吃,有一個食客偶然出口叫她扁肉西施。從此傳開來,大家都叫她扁肉西施,她的名字樂秀姬倒被人給忘了。其實扁肉西施最拿手的不是扁肉,而是燒賣。她做的燒賣個小皮薄,蒸熟后晶瑩似玉,蘸一下豆豉油,送進(jìn)口里,甘甜薄脆,齒頰生香。扁肉西施雖然沒有上過學(xué)堂,不識字,但聰明識大體。她對從京城開封貶到沙縣來的這個官員很敬重,每次李綱去吃小吃,她都恭敬有加,不論是扁肉還是燒賣都餡特別多,盛起來特別大碗。
有一天,李綱和鄧肅等人又相約到七朵山游玩。李綱在東門扁肉店吃了早點后,吩咐發(fā)土,叫他中午挑一擔(dān)小吃送到凝翠閣。李綱點了扁肉、燒賣、胖糕等七八樣小吃,付了錢,就和鄧肅等攜酒從小水門乘一葉扁舟,來到七朵山。這七朵山就坐落在東門對面,七座小山直傍沙溪而立,形如屏風(fēng),翠色相連,故稱“七峰疊翠”,是沙縣著名的風(fēng)景名勝。七朵山由西向東被李綱命名為碧云峰、桂花峰、凝翠西峰、凝翠東峰、真隱峰、妙高峰、朝陽峰。在凝翠西峰和凝翠東峰之間的山坳里有一座高閣,叫凝翠閣。在凝翠閣,他們吟詩唱和。李綱吟道:“高閣凝空翠,虛齋泛碧川。七峰連秀色,萬戶鎖青煙。風(fēng)物悲游子,登臨集眾賢。……”鄧肅唱和道:“欄前碧玉四圍困寬,滿座春風(fēng)文字歡。霜氣襲人秋更爽,溪光映月夜生寒。”羅發(fā)土挑了小吃,租了小船,送到了凝翠閣。
話說沙縣城里有三四個地痞流氓,他們好吃懶做,偷雞摸狗,欺壓百姓,無惡不做,看到有姿色的婦女,如果哄哄騙騙不行,就強行占有,四鄉(xiāng)居民被弄得雞犬不寧,人人懼而遠(yuǎn)之。就在羅發(fā)土給李綱送小吃的時候,大家都在家里吃午飯,他們?nèi)膫€人來到小吃店吃扁肉,見羅發(fā)土沒在,也沒有其他人,就對扁肉西施動手動腳。他們早已對扁肉西施的美色垂涎三尺,只是苦于沒有機會下手,那肯放過,就把她拖進(jìn)后屋,關(guān)了大門,進(jìn)行了強暴。等到羅發(fā)土回家,扁肉西施哭得兩眼紅腫,身上被蹂躪紫一塊青一塊,而那幾個人卻早已逃之夭夭了。
傍晚李綱回興國寺,羅發(fā)土來到寓軒講述了他老婆的不幸遭遇。李綱知道后,非常氣憤,馬上帶羅發(fā)土一起去找縣令。李綱雖是貶官,但在沙縣的影響很大,大家都敬重他。縣令見李綱親自帶羅發(fā)土來報案,一點不敢怠慢,連夜發(fā)出逮捕令,臨時組成四個抓捕小組,每組八人,一組派往高砂、青州方向,一組派往大洛方向,一組派往洋溪、三元方向,一組派往高橋、夏茂方向,在各交通要道把住路口,進(jìn)行追捕排查。原來那伙人犯了罪之后,從瀛洲方向跑往古縣,然后乘船過高砂、漁溪灣,晚上住在青州,準(zhǔn)備第二天逃往延平,再逃往福州。沒想到派往高砂、青州方向八個追捕人員,連夜趕到青州,天還沒有亮,他們在一家客店抓住的四個逃犯。第二天中午就押解到縣府,關(guān)進(jìn)大牢。縣令問李綱如何處置,李綱說,他們平日作惡多端,民憤很大,不嚴(yán)懲不足以保一方平安,于是縣令以重刑上報。不久,那幾個罪犯都被處以重刑。此后數(shù)十年,沙縣太平無事,百姓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。扁肉西施兩口子也過上幸福的生活,還生了一男一女。第二年李綱返回京師,夫婦倆對李綱非常感激,常常念著他們的恩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