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起來已是十五年前了,那時候的我,背著吉他,拖著個小音箱,天南海北的晃蕩,那年秋天到了湖北武漢,在湖北大學附近一個叫小東門的地方找了個小旅館住。本來打算每個晚上出去找個地方彈琴唱歌,以換來流浪所需的生活費用,沒有想到武漢的當天晚上就覺得身上忽冷忽熱,緊跟著頭疼發(fā)燒,聲音嘶啞,壓根就出去不了。
就這樣病了三四天,身上盤纏所剩無幾。只能節(jié)省著盼到早日挨過病患。我已經(jīng)兩天沒有吃過早餐,中飯也只是簡單的盒子快餐,留下一半晚上再吃。雖然已經(jīng)習慣了流浪途中的種種磨難,但是,肚子餓真是實實在在的難受,不是安慰安慰自己就能對付過去的。第五天早上,我忍著饑腸轆轆,在房間里慣例的練習吉他,忽然旅館的清潔大叔敲門進來,憨厚的笑笑對我說,小伙子很喜歡你彈琴唱歌,年輕時我也喜歡唱歌,這幾天都想和你一起說說話,你要是不嫌棄,咱們出去一起“過早”吧。
我明白“過早”是武漢方言,意思就是吃早餐。到了這個時節(jié)我也顧不上多少了就跟著他去了,在一個小菜市場的邊邊上,我們坐在一個小攤點邊,大叔用武漢話和老板點好東西,不一會兩碗冒著熱氣的干拌面就上來了,來來,吃武漢熱干面,嘗下好不好吃。從那時起,我記住了這一碗叫武漢熱干面的美食,更記住了那一位用那么委婉的方式周濟過我的大叔。流浪的途中有那么多心酸苦澀,幸好每一次都會遇到更多的溫暖和感動,感謝生命,感謝機遇,感謝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熱干面和那一位憨厚的大叔。
我一直記著那天大叔對我介紹:熱干面啊,第一就是面條要有韌性,有嚼勁,要提前煮熟鮮面,潑上燒熟的植物油,再冷卻保存,制作好香噴噴的芝麻醬,這可是熱干面的關鍵哦,再做好其他配料,等到顧客來吃時,再把面條投入翻滾燒開的大水鍋里,快速燙熱,倒入盆中加上芝麻醬、牛肉醬湯、酸豆角末、香辣醬,蔥花、香菜,就這樣,一碗濃香鮮美的熱干面就可以熱乎乎的端給顧客享用了。
長期以來,御世尚品都照著傳統(tǒng)的武漢熱干面制作工藝,踏實的教學,一絲不茍,不求能保證學習的學員們今后做生意一定能賺多少錢,但是我們保證盡力的教好技術。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職業(yè)道德,也是為了能一直記住多年前,那一碗熱乎乎的武漢熱干面。